互联网医院行业背景
2018年0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关于促进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发展的意见》。支持探索医疗机构处方与药品零售信息共享,探索放开院外处方和第三方配送,打通在线问诊、处方、药品配送到家全流程,其中明确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。
2018年7月12日。国家卫健委发布《关于深入开展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》。《通知》明确。加快推进智慧医院建设,改善患者就医体验,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,贯通诊前、诊中、诊后各环节,改造优化诊疗流程。鼓励发展互联网医院。线上处方经药师审核后,医疗机构、药品经营企业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配送,在线提供部分常见病、慢性病复诊服务;允许为复诊患者在线开具部分常见病、慢性病处方。
互联网医疗的价值毋庸置疑、无法深入到诊疗环节,在互联网医疗的概念中,如果互联网医疗平台仅能提供挂号、咨询等浅层服务,其服务价值就会非常有限,互联网只能是工具,医疗仍旧是主角,不能解决核心看病、就医问题。
目前大部分医院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主要是预约、挂号、查看检验检查报告等轻量化业务,而医疗服务的大量支出是在医院场景发生,包括检验、治疗、用药、手术、住院等。医疗需求是个复杂、长期而又个性化的需求,医疗的闭环包括健康管理、自诊、自我用药、导诊、候诊、诊断、治疗、院内康复、院外康复等方面。其中,尤其以诊断和诊疗服务最为刚需,服务价值也越大,但现在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尚无法触及这两类核心环节。
不论是“互联网+医疗”还是“医疗+互联网”,最终的方向都是线上线下相互融合,互联网医疗的根本突破在于价值的回归。未来互联网医疗应该能够覆盖完整的医疗产业链。从前端数据采集,到后端个人健康管理服务的贯通,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管理,形成一个闭环。这不仅仅是看病的问题、其终极目标是让大家少吃药、少跑医院,提升全社会的健康水平,而是从看病升级到健康管理。
医院现有多种支付方式、并进行统一的财务结算和对账处理,可以将所有支付渠道进行整合,支付接口不互通,包括微信、支付宝、医保、银联、自助机等,容易出现多方对账的不平以及支付效率和对账效率低下,各自进行自身的支付管理和对账管理,也造成了未来医院新的信息系统使用支付功能的不便捷,因此需要建设一个统一支付平台。
为进一步提升医院互联网+医疗健康服务能力,探索出了一种互联网+医疗健康便民服务新模式,转变服务模式,j9九游会官方在国家关于促进互联网+医疗健康发展系列政策的指导下,从而真正提高医院自身的便民惠民服务能力,拓展服务内涵。
基于医院现有信息化建设基础,结合互联网应用技术,以医院为主体建设“互联网医院”平台。通过互联网医院应用、打造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便民服务新模式”。提供患者在线咨询、向患者提供药品配送、健康管理、增值医疗服务等一系列服务,实现在线续方申请、电子处方开立、线上药房等功能,在线复诊等功能,针对慢病患者开通在线复诊、续方服务。通过以上功能的开通切实提升医院便民惠民服务能力,降低民众医疗及用药成本。